元话语 概指“关于话语的话语(discourse about discourse)”,作为语言标记,充分揭示语篇作者与受众者以及语篇命题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互动过程。因此,近年来元话语不断成为一个备受关注且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代表人物莫过于Ken Hyland、Anna Mauranen等学者。与此同时,国内学者和语言教师也对元话语开展了大量研究,考察元话语在英语教学和学术写作中的使用(如韩美竹,2009;娄宝翠,2014),对英汉语言的元话语进行翻译及对比研究(如穆从军,2010;黄勤,2015),并在理论上探讨元话语与实证研究、语言功能的关系(如杨信彰,2007;辛志英、黄国文,2010)。正如付晓丽和徐赳赳(2012)所言,自元话语的概念出现以来,在理论和实证上对元话语的探索就没有中断过。然而,少有研究关注名词的元话语功能,原因之一或许是名词常被视为抽象、客体化的信息实体(Halliday 2003),更被认为是人际意义中立的“匿名温床(hotbed of pseudonymy)”(Bolinger 1980)。本文提出“元话语名词(metadiscursive nouns)”概念,在讨论名词的元话语功能同时发展元话语的理论模式和语言资源。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元话语理论建立在Hyland(2005)的“广义元话语视角”基础上,认为元话语包含“交际
(interactive)”和“互动(interactional)”两方面功能和资源。全文共包含七个部分,以“引言”和“述评元话语”开篇,进而提出“元话语名词”、讨论其交际和互动功能。作者在描述“方法、语料和分析”和“元话语名词功能分类”后,报告其“研究发现”并在“结论”中总结研究意义和教学启示。文章一经推出便受到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在国际知名学术交流平台ResearchGate和Academia上的单日阅读量达百余次。
文章阅读及获取方式:
【全文】
http://applij.oxfordjournals.org/cgi/content/full/amw023?ijkey=waUJpFAwZ5VI7ZS&keytype=ref
【PDF】
http://applij.oxfordjournals.org/cgi/reprint/amw023?ijkey=waUJpFAwZ5VI7ZS&keytype=ref
鉴于元话语论著颇丰,小编在篇末为大家列出国内外较经典的参考文献,这里不在一一赘述,将在有限篇幅内带您重点解读此文关于“元话语名词”的理论与功能要点。
文章通过如下例句引入元话语名词及其元话语功能。作者评论到以往元话语研究仅关注该例中作为言据性标记的according to,但是他们认为这里的this paradigm也起到元话语功能。因为,一方面,它上指前文信息,有助于读者回顾已述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语篇;另一方面,它表达作者对前文内容的价值判断,视所指内容为一种“范式”而非“现象”或“观点”。这双重功能恰恰与元话语所体现的交际和互动人际过程如出一辙,因此用“元话语名词”标签描述此类名词再准确不过了。
【例】According to this paradigm, early stage species spread predominantly via spore dispersal in young and disturbed habitats.
according to this,
同时作者表示这类名词语义不确定,需要通过具体的上下文所指内容实现“语义全解”(lexicalisation)。换句话说,它们的语义是开放的,只有在具体化的语境信息中得以固定。如上例中paradigm在语篇建构过程中并非只是词典语义“范式”,而是所指的上文信息。如果将其去掉,according to this也是符合语法结构并满足上下文衔接,也就是说,它们是词典语义淡化(delexicalised),而更趋向语法化、元话语化的一类词汇。因此它们具有“普通词汇”(non-technical vocabulary)和“程序化词汇”(procedural vocabulary)的共性,即“其语义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语境所指而非词义所载”(Nation, 2001, p. 212)。
鉴于此,作者对元话语名词给予如下明确的可操作定义(为了保证概念的准确性和读者的个性理解,小编在此不做汉译):
We define metadiscursive nouns as those which refer to the organisation of the discourse or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of it. They are a sub-set of abstract nouns and distinguished from them by their unspecific semantic meaning. While the meaning of an abstract noun is constant across contexts (e.g. society, democracy), metadiscursive nouns have both this constant meaning and a variable, pragmatic meaning which depends on contextual lexicalization. They assist writers to point to material somewhere in the current context and shape how the reader responds to that material. It is this which allows these nouns to function metadiscursively, enabling writers to organise cohesive discourse, express viewpoints on content and interact with readers as members of a particular community.
我们可以看到该定义涵盖的几处关键信息:(1)此类名词属抽象名词但是语义不具体,这有别于其他抽象名词(如society);(2)其语用语义建立在语境的语义全解;(3)前两点特性使得这类名词指向语境信息,助使作者衔接语篇、表达立场并在劝谏引导中与读者实现文本互动,从而发挥其元话语功能。
但是作者同时强调语法结构的重要性,认为元话语名词和句法是相辅相成的。以作为研究焦点的“元话语名词+补足语从句”为例,他们表示该句式架构后指衔接的同时,凸显作者通过元话语对补足语信息的立场表达。为了大家更好地理解,小编再给您举个“栗子”:This denial might arise from a genuine belief that the dead are powerless。这里,belief指向后面的补足语信息the dead are powerless,同时表达作者将该内容界定为一种主观想法而非既定事实。
通过上述讨论后,作者将元话语名词的修辞功能归纳如下:
(1)交际功能
元话语名词或是前指上文信息并将此囊入当前语篇中,或是后指并预示下文信息。它用来衔接文本片段、顺通语篇信息流、构建篇章的语义连贯,而它的发生表明语篇作者顾及到读者的认知和理解需要。在撰文成篇时,作者往往考虑读者群可能的背景知识、话语预期以及理解困难,从而“塑造适应读者需求的语篇,在此基础上使读者更好地解读并认同作者的劝谏立说”(Hyland, 2005, p. 49)。
(2)互动功能
与此同时,元话语名词表达作者对所指信息的价值界定和立场判断。关于立场建构,姜峰博士曾基于自建和BNC语料库进行过专门论述(详见:姜峰(2016)外壳名词的立场建构与人际功能. 《现代外语》(4). 470-482./ 姜峰(2015)本质、特征、关系:外壳名词三分法及人际功能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2). 62-74.)。但是,互动功能的另一方面是元话语名词亦可通过外指特定的背景知识从而将读者引入语篇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大家和小编一起观察下面这个例子。这里,我们在上下文捕捉不到view的具体所指;话句话说,它指向的并非文内,而是文外的共享知识。通晓该学科传统观点的读者会自然而然重构该元话语名词的知识引用,从而作者调动读者带着自己的信息贡献与他一起建构语篇的意义。这样,该名词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元话语中读者引入资源。
【例】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view, this is evidence of agency discretion since we can associate policy change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anagers.
作者还评论到,元话语名词塑造的文本互动反映出语篇建构过程中“亲缘关系”和“立场姿态”的双重人际关系(Hyland,2012)。其交际功能是以读者为中心,作者靠近并满足读者认知和理解需求的贴近过程;互动是以作者为中心,作者针对命题信息和读者表达立场和评价的树立姿态过程。此外,元话语名词的选择不仅体现作者的立场表达,而且关乎着语篇上下文的语义连贯。不过,这一切并非随意,而是反映一定话语共同体和学科领域的价值观和认知评判。接下来,在实证考察元话语名词之前,文章作者便对元话语名词的内容表达进行了识读和分类
如下表所示,作者发现元话语名词表达语篇作者如何标明事物(件)的本质、描述事物(件)的特征、刻画事物(件)之间的关系。当元话语名词标明事物(件)本质时,或是指当前语篇的元文本,例如essay,report或paper;或是事件和过程,例如change,process或evidence;或是言语表达,例如argument,claim或conclusion;或是认知和观点,例如decision,idea或doubt。当其评判事物(件)特征时,或者表达对事物(件)的赞赏或批评,例如advantage,difficulty或value;或者描述事件发生或事物形成的方式或情境,例如time,way和extent;或者在认知、任务或动态情态方面对事态进行判断,例如possibility,choice或ability。此外,有些情况下元话语名词表达事物(件)之间的因果、异同等关系,例如reason,result或difference。
通过基于多学科学术论文语料库的实证研究,作者发现人文和社会科学语篇较理工类文章大量使用元话语名词。作者解释到,理工类文本因为含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占据了其主要篇幅。这些术语往往专业性很强,语义具体,因此难以发挥元话语功能,所以这类“硬学科”文章含有的元话语名词不如“软学科”丰富。而且理工类文章的语法结构偏短语式,名词的前后限定词也非常密集,所以也使得语义往往非常明晰,不需要对核心名词进行上下文全解。作者进一步深入讨论元话语名词如何在交际功能和互动功能方面反映元话语资源在语篇互动中的社会建构属性。
1. 交际功能:衔接与连贯
首先,“软学科”受众群体分散,读者知识背景和理解困难也纷繁不一,因此语篇作者尽力提供篇章的衔接标记,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顺通文本,解读涵义。不同的是,理工类文章的读者群固定,涉及的背景知识和专业信息相对来说比较单一,因此篇章衔接往往都是建立在理工科学家的隐性专业知识,而非搭建在文本语言的表面。其次,在语义连贯方面,文理科同样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这里,Jiang & Hyland引入系统功能语法“词汇-逻辑”的语义连贯关系(Halliday and Matthiessen,2014),将“投射”与“扩展”与元话语名词的表达分类联系在一起,并给予跨学科的每万次频率统计。结果详见下图。
这里,文理科的分歧主要体现在观点投射(projection of ideas)和言语解释(propositional elaboration)。“软学科”往往通过认知阐释和主观推测建构知识,因此个人观点的投射是表达和获取知识惯常方式,同时也常常需要在此基础上的言语解释和补充。
2. 互动功能:立场与介入
元话语名词同时表达出作者基于特定价值系统的立场评价。如下图显示的每万次频率,我们注意到人文学科更多地使用认知类元话语名词表达对知识世界的认识,而理工学科恰好相反,更倾向于将事件或过程视为知识信息来源。可见作者并非随意运用元话语名词表达立场,而是体现各自学科的价值观和认识论,反映不同学科范式是如何界定概念信息和世界知识的。 根据Chafe & Nichols(1986),事件和认知分别与实证主义和理性思想紧密关联, 反映文理学科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获知方式。人文和社会科学等“软学科”常常依靠认知理解和理论建构,而医学、机械工程学和生物学等“硬学科”则更大程度上从科学实验和实证证据中获取知识与信息。
在我们理解语篇的人际互动过程中元话语议题的作用不容置疑。本文通过提出“元话语名词”并深入其交际和互动功能,弥补了元话语在理论视阈和实现资源方面的不足。语言教学中,我们应该提高学生对于名词元话语功能的认识和修辞意识。McCarthy(1991, p. 76)在强调词汇学习的修辞意识时评论到“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和识别暗示语篇作者互动和修辞意图的词汇,那么对写作和阅读等语言能力发展会造成困难”。因此,我们有必要今后深入探讨元话语名词在语篇分析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Feng (Kevin) Jiang
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在读博士,师从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Ken Hyland教授,研究方向为学术语篇、语料库和学术写作。在Applied Linguistics, Written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Discourse Studie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等SSCI国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得国际语料库语言学会2016年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John Sinclair Bursary,香港应用语言学会2016年度最佳青年学者论文奖Fawzia Braine Memorial Award,2013年剑桥大学全球商务英语教师征文大赛冠军。
Ken Hyland
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学术写作与语篇分析领域世界领军学者。香港大学应用语言学首席教授(Chair Professor),应用英语研究中心主任。曾担任国际语言学顶尖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主编,创办并执编SSCI期刊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8部,编著11部,各类国际大会主旨发言200余场,谷歌学术引用率近2万6千次。
正如文章作者谈到的那样,其实这类名词很早以前便以各种名称受到学者关注,如Halliday & Hasan(1976)的“泛指名词”、Francis(1986)的“前指名词”、Schmid(2000)的“外壳名词”、Flowerdew(2003)的“指示名词”等。但是,以往研究基本都是关注它们的语篇衔接作用,仅仅刻画这类名词资源在塑造语篇互动过程中的片面功能。而本文建立在Ken Hyland教授的元话语广义框架基础上并汲取他对元话语权威且透彻的见解,才使得将此类名词的语篇互动和劝谏修辞作用阐释得淋漓尽致。
据悉,Ken Hyland教授和Feng (Kevin) Jiang博士近期将对元话语进行综述回顾。请大家关注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我们将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另外,上海语言学通讯借此文与大家分享一份将于2017年4月初召开的“跨越体裁的元话语研究”国际学术会议:http://www.metadiscourseacrossgenres.com
元话语相关参考文献:
(1)Ken Hyland (2005) metadiscourse. London: Continuu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08年引进国内)
(2)Ken Hyland (1998) Persuasion and context: The pragmatics of academic metadiscourse. Journal of pragmatics 30 (4), 437-455.
(3)Annelie Ädel & Anna Mauranen (2010) metadiscourse: Diverse and divided perspectives. Nordic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9(2), 1-11.
(4)付晓丽、徐赳赳(2012)国际元话语研究新进展. 《当代语言学》14(3):260-271.
(5)杨信彰(2007)元话语与语言功能. 《外语与外语教学》(12):1-3.
(6)辛志英、黄国文(2010)元话语的评价赋值功能.《外语教学》31(6):1-5.
此外,对学术及专门用途英语感兴趣的同行可关注上海语言学通讯此前发布的将于2017年6月初在香港大学应用英语中心举办的“学术及专门用途英语教学与研究”国际会议,届时Ken Hyland、John Swales、Anna Mauranen、Vijay Bhatia、Janet Holmes、Brian Paltridge、Ann Johns等众多国际著名应用语言学家将做主旨和特邀发言。
原文来源 Jiang, Feng & Hyland, Ken (2016) Nouns and academic interactions: a neglected feature of metadiscourse. Applied Linguistics. doi: 10.1093/applin/amw023
本文编辑 同济大学博士生王峰
学习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快乐
欢迎关注!
上海语言学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