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其特殊的心理形式和心理内容,二者彼此关联、交互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可以解析为基于历史记忆的集体潜意识、基于共同体认同的归属性意识以及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聚合性意识,三者建立起的层级关系,凝聚、贯通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过程之中。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进行心理学分析,有助于拓展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相关研究。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集体潜意识 归属性意识 聚合性意识作者李静,女,兰州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基地首席专家,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地址:兰州市,邮编730020。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的工作都要向此聚焦”。这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举措更加切实可行、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探索与更为坚实的学术支撑。本文从苏联心理学家Л·С·维果茨基关于意识的心理学理论出发,尝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进行心理学分析,探索其深层维度及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在维果茨基看来,意识首先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机能系统,“心理学对意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应该基于这样一种理解,即意识是各种反射系统的相互作用、反映和相互激发。所谓意识到的,就是作为其他系统的刺激物而传递,并在其中唤起回应的东西。意识永远是回声,是一种应答性机制”。根据这一机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亦是各种反射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应答性机制”,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客观事实在共同体成员脑海中主观能动的反映,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与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研究,既要考虑各反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也要将其置于动态系统中加以理解;既要研究其结构,也要研究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探寻其应答机制。此外,维果茨基还指出,意识具有意义结构,这是判断意识的重要维度。意义结构的价值在于通过对于“意义”的解释建立起主体与其所处客观世界的联系。意义结构和机能结构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而构成统一的整体,它以意义这种特殊的单位作为内容,以机能结构为形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结构分析,要充分重视其“机能结构”与“意义结构”以及二者的密切联系。这里的“机能结构”是从心理形式角度而言的,而“意义结构”则是探讨心理内容的,形式与内容是统一的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可以是集体潜意识、归属性意识和聚合性意识三级系统构成的“心理机能系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以共同体历史记忆、共同体认同及共同体实现为核心的“意义系统”。这两个系统从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和休戚与共的历史命运、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以及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三方面支撑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稳定性、系统性。从意识结构层级来看,具有内生动力的集体潜意识处于第一层级,是最深层的,也是基底层;处于第二层级的是具有原生归属的共同体认同,是中间层;处于第三层级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最根本、最稳定、最关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是具有聚合性、引导性意义的意识,对原生归属性意识起到升华、加强的重要作用。基于共同历史记忆的集体潜意识到基于共同体认同的归属性意识,再到基于核心价值观的聚合性意识,三者所构成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结构连接了历史与现实,是有序而稳定的。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及其层级的诠释,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意识从有机形态到客观存在的系统过程,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系统性、客观性与稳定性。共同体的历史记忆通常以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意识的形式存在。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中,集体潜意识位于意识结构的最深层,即基底层。集体潜意识,又称“集体无意识”,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C.G.Jung)所创的心理学术语。集体潜意识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和社会性特征。就中华民族共同体集体潜意识的内涵而言,它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演进过程中,中华民族成员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文化、精神等有关的、普遍的原始心像与观念。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种集体潜意识伴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通过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等的不断聚合、沉积,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记忆、集体记忆,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地再现;通过它们,就像是通过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藉由关于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和社会记忆等,集体潜意识逐渐累积于中华民族成员的意识深处,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层。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叙事。“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则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每个民族都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沉淀出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与观念,即荣格所谓的“原型”(Archetype),亦可称为“文化基因”。这些原型或基因代代相传、潜移默化。纵观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连绵不断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充溢着整个史卷,见证着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创中华民族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关中华民族的原始心像与观念不断积累,不断充实着中华文化的基底。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表现出鲜明的凝聚一体的特征,缔造了中华文明的繁衍与发展。黄河中下游地区因优越的地理条件,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凝聚的早期核心区。以炎黄为共主的部落大联盟活跃于此,它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之后,形成了中国大地上早期统一的雏形。春秋战国时,这个核心区扩大到长江流域,并以新的核心区为基础形成所谓“华夷五方格局”。华夏居中,夷、蛮、戎、狄配以东、南、西、北,称“五方之民”,构成“天下”。这一格局奠定了中华民族自秦汉以后以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凝聚核心,不断吸收周边各民族,逐渐向外扩展的基本方向。秦朝开创的统一局面在两汉时期继续加强。大一统思想的确立,边疆朝贡制度的建构,将“四海地区”纳入王朝大一统范围,这一系列旨在强化国家统一的经济政治文化措施,使得国家有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加强了华夏民族的稳定性,增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融,推动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如果说秦汉、隋唐时期的两次大统一,更多地推动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制度,那么元明清的大一统局面则深入到了更深的社会领域,促成了全国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社会沟通与经济互联。政治文化上的大一统局面在维护中央王朝稳定的同时,也使得大一统本身成为一种得到各民族普遍认同的“正常状态”。在朝代更迭中,中华民族开拓了以稳定疆域为特征的生存空间,形成了互补互需的多元经济类型,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一种“自在”的状态不断向前发展。正因为生存空间的稳定、经济类型的多样以及“自在”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往来、互动不断加强,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这种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观念,以集体潜意识的形态沉积于人们的意识结构中,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作用。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体现于历史记忆、共同历史叙事和文化心理等层面,注重社会凝聚力与集体感召力等则是其重要内容。随着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随着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的不断沉积,在近代以来与西方世界不断对话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成为“自觉”的实体。纵观历史,无论是“自在”还是“自觉”发展阶段,中华民族一直都是一个实体,其聚合性、凝聚力不断增强,整体性、共同性也得以持续强化。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集体潜意识持续表现出很强的同质性,如自古以来人们就有对大一统、和合共生、包容互信等的共同追求。这些潜意识部分来自直接经验,部分来自传说和故事等间接认知,久而久之,这些经验和认知被逐渐象征化,最终成为人们潜意识中共同的原型。1949年以来,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彰显。无论是国歌、国旗,还是通行的人民币“大团结”等,都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共同组成的。这些共同的象征符号,既是对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解放所做贡献的肯定,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符码的体现。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中国政府都将中国各民族统称为中华民族,这使得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升到了政治高度和国家层面。广泛存在于共同体成员集体潜意识中的共性的、象征性原型,在影响人们实践的同时也在人们的实践中被进一步强化和固化。心像、观念是历史文化的凝结,亦是传承共同体历史记忆的重要符号,浓缩和保存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符码,并沉积于集体潜意识中,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纽带。此类民族共同体经验,留存于其成员的潜意识中,也成为个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集体潜意识作为心灵底层的精神沉积物,由相关的心像和原型组成,处于共同体意识结构的最深层,为大家所普遍拥有并代代相传。从性质上看,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具有普遍性、动力性和目的性等特征,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部分,对个体的思想行为和创造力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中华民族个体成员在抵御外侮时会下意识地表现出维护国家利益的强烈的爱国举动,这归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观念已深深根植每个中华儿女心中,已是“日用而不知、习焉而不察”。虽然集体潜意识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系统中是最隐性的存在,却具有强大的动力性特征。这种动力的来源,则是中华民族在岁月流淌中积淀起的中华文化基因,这些基因以社会记忆、集体记忆等形式固化,以符号、象征等形式聚合为原型代代相传。中华民族在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发展出自身的共同体意识,其中的集体潜意识,则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文化符码,蕴藏于中华文化的深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源自各民族共创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源自各民族的休戚与共,更源自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历经数千年历史演变,共同创造了具有同质性特征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既具有各民族文化的元素,又超越了各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文明体系,中华文化形成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成员拥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发展的动力是各成员长期交往与融合,即拥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人在几千年的交流融合中产生并发展的对每个人具有亲和力的文明体系。这些都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底。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是在中华民族共同体长期演化中逐渐形成、普遍存在的集体记忆或历史记忆,它沉积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层意识中,具有不可见性或隐性性。处于隐性状态的集体潜意识,在被启动之后能够表现出很强的感染能力和发展活力,能够直接影响共同体的认知、情感等心理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时爆发出的强大动力性特征;又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再次被激发,民族发展的动力性特征愈发显著。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的形成和内容虽然与具体历史过程有关,但其意义已远超历史过程本身。它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发展经验积累的成果,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积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演进的集体经验。中华民族的集体潜意识一直都具有共同经验性,它沉积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最深层,以“文化基底”的形式沉浸于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具有强大的底蕴性和凝聚力。共同体认同是一种根本性的认同,体现出归属性特征,即人们对自身归属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和底线,它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中的另一个重要维度。认同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核心部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关系是学界日益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王文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认同问题;徐杰舜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实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问题;哈正利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体现为在多个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另有学者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核心在于“五个认同”,需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五个认同”的关系展开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认同维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认同是人们对自己所属文化或民族、国家等的归属感,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依附性和心理趋同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中的“共同体认同”,是由“五个认同”组成的综合维度,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由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支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显示出在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团结一致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统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显示出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是各民族共创的,是多元一体的各民族共有大家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显示出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之集大成,各民族共同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中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在认同的基础上做出的正确选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显示出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中间层级,是一个特殊的结构体系。作为一种复合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实体的现实描绘,也是一种从现实中抽象而来的意识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探索,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民族意识、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认同等要素间的关系,使之实现良性互动和有机融合,推动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二)共同体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保障共同体认同的特殊性,在于其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在于其强调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情感归属。从层次上看,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包含多元的民族认同和统一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民族认同是一种整体认同,不仅内容较民族认同更为丰富,涉及范围更广,而且层次更高,可谓是民族认同中的最高层次,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的升华。因而,中华民族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虽有区别,却又密切相关,二者构成互相影响的连续统。在这个连续统中,民族成员归属于各自的民族,同时并行不悖地认同更高一级的中华民族,56个民族同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建、共享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在这个连续统中,伴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凝聚和发展,共同体认同的强化促使沉积于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历史记忆或文化基因被调动、被提取;在这个连续统中,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的民族认同在中华民族认同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作用下,不断从较低层次向最高层次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不移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五个认同”包含有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共同繁荣发展以及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等一系列要素,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根本,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发挥安全保障作用的基本路径。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中,认同维度处于中间层,也是上下联动层,向下可以调动中华民族集体潜意识中的原型、象征或文化基因,向上则连通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由一系列价值原则组成,具有评价性质,其中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具有聚合性特点。价值观是基于人先前经验基础上所持的认定事物、判定是非善恶的动机、态度,不同个体、群体的价值观指向会有不同的特征。核心价值观是某一社会群体判断客观存在时依据的标准、遵循的准则与精神追求。核心价值观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历史性和选择性、主观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同时反映人们的态度、需求状况。任何民族、国家的话语体系都折射出自身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亦在其发展进程中,以核心价值观为关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一受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中华民族发展所需要的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供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则构成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目标。上述遵循和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国家的理想追求与精神目标,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是社会共同的思想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的中国对中华民族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结与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价值理念和文化传统。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则是在这种多元一体格局中发展起来的统一体。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时期的接触、混联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在现实背景下,无论是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中国,还是经历几千年磨砺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早已成为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了各民族共同追求的价值体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维度中,包摄性更高、普适性更强、以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价值体系,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重要内容,承载着精神引领、凝聚共识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此基础上,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成为全体人民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中华民族精神目标,当它成为全体人民的行为准则之后,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会得到进一步凸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扶正作用。一方面,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积极引导社会思潮、扶正社会风尚;同时也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构成人们的精神支柱、行动向导。无论个体还是民族,是否能够把握自身的前进道路,实现发展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美好精神生活向往成为人们更加普遍的追求,而这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观加以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凝聚力、感召力成为推动全社会形成广泛价值共识和共同价值追求的有力依靠,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所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纽带。”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发展,又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后者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遵循之根本,指明了聚力之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积淀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最深层的价值追求、人文情怀和道德观念,契合了民族精神的目标,又代表了中国各民族人民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理想,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构成了“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中的核心价值观,是民族团结、社会凝聚的稳定性结构,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九大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面对新时代新要求,落实好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意识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意识作为复杂的心理机能系统,其活动是有条不紊的,各种心理机能的活动是相互配合、制约并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中,从而构成等级系统”。意识的层级结构是意义系统和机能系统密切联系和互动的结果。在社会意识和群体意识结构中,心理机能系统和意义系统通常是交合在一起而发挥作用的。在研究共同体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要认识到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表征着共同体成员在意识层面互动与凝聚的过程,表示着共同体成员愿意与他人交往交流交融,从而形成共同的追求和利益关系,携手共进,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层级系统中,处于聚合性层级的是核心价值观,是意识活动的动机或目的,亦是活动最终结果的映像,它对整个机能系统的活动以及各种机能间的联系及关系起到调节、支配的作用,为聚合性的引导意识;处于中间层级的共同体认同发挥着上下联动作用,“五个认同”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归属意识的核心要素;处于最深层的是集体潜意识,这里沉积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演化而来的原始心像与观念,是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体现,是以符号或象征所浓缩的文化符码,亦可称其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部分进入集体潜意识层面、部分进入意识层面。处于最深层的集体潜意识由第二层级、第三层级来启动、调节,亦是二、三层级重要的基底和启动力,同时也反作用于二、三层级,发挥着潜动力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就是以活动结果的最终映像——核心价值观——的调节而构成的统一的心理机能系统和意义系统。共同体成员的心理活动——无论自我认知、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还是认同期许——都是互通的,充满共同性因素,并且在不断互动中形成聚合,进而发展出共同体的集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涉及层面广泛,思想内容丰富,是新时代处理民族问题的新理念、新思想。从理论渊源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基础之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价值蕴含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对新时代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重大意义。所有这些都组成并丰富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体系。从意识本身、从共同体意识出发分析其结构系统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将具有重要作用。对意识的讨论是一个亘古话题,亦是心理哲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属于人类思想史上最古老和最艰难的哲学思考”。本文从心理机能系统与意义系统的交互关系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进行了讨论,提出中华民族意识结构由集体潜意识、归属性意识和聚合性意识三部分构成,与之相应的中华民族历史记忆、共同体认同及核心价值观则是意识结构的核心意义构成。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进行研究,关照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形式和内容,连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历史与社会现实,有益于从内部层面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心理结构,解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中各层级的关系及其内在逻辑,对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层结构及从“心”出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原文发表于《民族研究》2021年第5期,注释和参考文献删去。引用请务必以期刊发表版本为准。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下载pdf全文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
【李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构的心理学分析】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nhjcxspj.xhstdz.com/quote/111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yishengsujiao.xhstdz.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