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国家治理高度,为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年多来,各级各地媒体如何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融合发展向纵深推进取得哪些新进展新成效?敬请关注“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专栏报道。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提出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重要概念,做出了“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的重要指示,为信息革命背景下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同年6月16日,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光明日报贺信中指出,希望光明日报“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待和热情关怀,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这个重要指示,透彻洞察光明日报的历史传统、深刻指出光明日报的发展方向,在全媒体时代赋予了光明日报新的使命与新的时代角色。
一年来,紧密围绕“思想文化大报”定位,深入落实“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要求,充分发挥“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功能,光明日报的融合转型从各个角度对标总书记的贺信精神,将报纸的历史优势延伸到移动端、以新媒体的生产方式牵引报纸改革,正在形成思想文化大报的全媒体表达。
平台构建强调思想文化定位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直接体现在平台的革新上。光明网诞生于1998年,是国内最早一批中央新闻网站;光明云媒创设于2010年,是光明日报第一个移动端新闻信息服务系统,后经多次升级改造为光明日报客户端。包括光明日报在内,主流媒体最早的app建设都侧重于平台革新本身,把新闻和信息从印刷版换成移动端铺陈。近年来,扁平化传播越来越受到分众化的挑战,平台特色与内容特色越来越一体化,充分适配“思想文化大报”定位和服务知识界功能的移动端平台,成为光明日报所需。为此,光明日报启动了新版客户端建设,经过多轮技术测试和内容板块重构,最终于今年4月8日上线。
光明日报新版客户端海报
新的app是光明日报以平台落实总书记贺信精神的重要举措,意在打造以团结服务知识分子为方向的内容发布平台。
内容构架上,底端tab设置“知识界”入口,以“访谈”“学者”“新锐”“人才”“追思”五个子频道凸显光明日报知识分子报道的各个面向;频道设置“思想”“作品”“美术”“读书”等特色门类,对思想文化界的动态扫描更为细致。
专题打造上,联动文化、科技、理论等垂直领域相关机构动态推出特色专题,交叉引流。
技术应用上,加大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运用,打造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知识、文化、思想、理论引擎、聚合信息平台,向多渠道、多终端、分众化和专业化方向拓展。
视觉设计上,强调雅正、清秀、书卷之气,强化光明日报的辨识度,提升对目标人群的凝聚力。
一言以蔽之,将“思想文化大报”的概念由纸上延伸到屏上,全方位构建知识分子的掌上精神家园,是光明日报在平台构建的目标所向。
融合生产强调思想文化视角
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深层体现在机制的再造上。只有以报纸为终端的生产流程和机构设置,转变为以报纸为端口之一的多终端生产方式,才能达到深度融合、整体转型。
围绕这个目标,光明日报近年来进行了两项改革,一个是将原来负责移动端业务的融媒体中心改造为全媒体总编室,成为整体内容生产的统筹部门;另一个是基于知识分子定位和特色内容设立多个独立处室,如社评室、智库办、重点报道室、突出贡献知识分子联络办公室,从成立之初就采用全媒体生产模式,以特色内容的融合生产牵动整体转型。
这两项改革夯实了融合生产的机制,更强化了融合生产的特色,使得思想文化视角贯穿日常融合生产全程,这在此次新冠肺炎战“疫”报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报道《我,走出方舱医院》海报
武汉保卫战阶段,全媒体总编室积极联动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和各内容生产部门,形成了以两微一端为枢纽的防疫报道统筹机制,紧紧围绕科学防疫、战“疫”精神、医护人员及科研群体报道发力,在光明日报两微一端和第三方平台光明号上推出原创报道、文章、视频、海报两万多篇。
光明日报武汉一线报道组作品《决战ICU》海报
全球抗疫阶段,光明日报以全媒体方式推出了“光明国际论坛笔会”,打通上述多个部门,采访、约请有世界影响力的学者、政要、国际组织领导人,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讨论疫情将如何改变世界。截至4月24日,笔会已推出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斯•罗格夫、波兰前副总理科洛多科、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麦克法兰等5期12位思想者的文章,每一期都被全网各网站转发,在读者尤其是知识界引发热烈反响,学者认为,这是抗疫语境下光明日报思想文化担当的集中体现。
议题设置强调思想文化主题
思想文化是光明日报报网端微共同的灵魂,涵养文化自信是光明日报内容生产的价值指向,这些都具体地体现在网端微常态活动和常设栏目上,而其中很多活动和栏目已经具有了文化风标的意义。
比如,在文旅部的具体指导下,光明网连续多年举办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评选,让非遗传承人从幕后走向网端,让非遗从小众走向大众,推动塑造了互联网时代的非遗概念;比如,光明网与国家图书馆联合推出“文脉颂中华•e页千年”专题,通过对古籍善本立体化展示诠释,让互联网一代直观感受具象化的中国文化,从一个侧面凸显了光明日报在主流媒体中独特的功能。
移动端在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发展完善,栏目建设、议题设置一直紧密围绕“把广大知识分子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而发力。一年多来,光明日报两微一端同时推出“光明追思”专栏,传递党中央对知识分子的关怀,让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成了互联网读者中的“网红”,自有平台累积阅读量超过三个亿;推出《新动力人群shuo》视频栏目,跟踪报道成长于新业态、掌握新技术的新型知识分子,“新动力人群”是光明日报率先使用的概念,在新媒体产品中独树一帜。光明官方微博推出了“智库答问”等专栏,调动光明智库直接间接联系的数千学者智慧,与互联网读者互动;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艺苑”“史事”等栏目,一方面“转译”报纸头部内容,一方面适配微信生态独立创作,锐化了光明新媒体的辨识度,细化了与各专门领域专家的联系。最终,形成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读者对光明新媒体的稳定预期。
动态产品强调思想文化格调
新中国几代知识分子尤其是思想文化大家,几乎与光明日报都有渊源,而我们也以长期关注知识群体思想动态、学术成果为己任。这种长期追踪形成的数据库和素材库天然成为了重大报道节点新媒体产品的创作基点,也成为了光明融媒体产品知识分子品格和文化气质的来源。
2018、2019年全国两会,光明日报推出两季“光明的故事”系列短视频,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和故事,讲述总书记对知识界的关怀。两季包括特别篇累计浏览量超过13个亿,读者在各平台的留言累计数万条。新中国70年华诞,光明日报推出的《一起走过70年》《我的前辈们》等主题短视频,创新拍摄形式,搭建摄影棚,将时间的线索聚集在有限的空间里,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邀请青年文化学者蒙曼、茅盾文学奖得主徐则臣、新一代航天人李飞,从文学、历史、科技的角度对话文化大家王蒙、哲学家张世英、航天科学家孙家栋等学界泰斗,以一代代知识分子的奋斗史讲述壮阔的共和国史,以中国学人的薪火相传表达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无数网友列队留言“致敬!”
总的说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历史任务,已经将一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思想文化大报放入了全媒体的传播场景。在整体转型中,我们既要知来路,清醒认识到创新本身就是更好的理解传统;更要见方向,精准而深入地落实总书记“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重要指示,让光明日报的核心精神获得全媒体意义上的光大,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张政 作者系光明日报社总编辑)
▼ 更多阅读 ▼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人民日报社:提升“四力”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新华社:从“融”起来到“强”起来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唱响全媒体时代的主流声音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中国日报社:加快融合发展步伐 推动国际传播事业发展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科技日报社:打造“一库两翼多平台”新型主流媒体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农民日报社:“思维再造”重构专业党媒影响力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河北日报:做好内容供给侧改革“加减法”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守正 深融 跨界 共生
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上海报业集团:八大项目助“融媒体”向“智媒体”蝶变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社长总编谈媒体融合 | 光明日报社:思想文化大报的全媒体表达】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nhjcxspj.xhstdz.com/quote/2188.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yishengsujiao.xhstdz.com/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