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济宁市人民政府 济政办发 济政办发〔2023〕7号 关于印发济宁市2023年数字强市工作要点的通知
2024-11-07 23:02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济宁市人民政府 济政办发 济政办发〔2023〕7号 关于印发济宁市2023年数字强市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济宁市2023年数字强市工作要点的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部门、单位:

济宁市2023年数字强市工作要点》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济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98           

(此件公开发布)

 

济宁市2023年数字强市工作要点

 

为全面落实数字中国、数字强省规划部署,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着力实施“1316”行动,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服务数字化”,加快数字强市建设,根据《数字济宁“十四五”发展规划》工作安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目标

坚持全市一盘棋,以系统观念进行整体规划,统筹推进数字强市建设,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打造数字政府新模式、优化数字社会新服务。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突破600亿元、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办覆盖率和全程网办率分别达到95%、85%,“爱山东”济宁分厅用户日活跃数超过50万,机关对公事项网办率达到60%以上,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政府决策“一网支撑”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数字政府迈入全省第一方阵;教育、健康、交通、文旅等高品质服务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四星级智慧城市覆盖率达到50%以上,智慧社区覆盖率达到75%以上,数字社会成效大幅提升。

二、聚焦三个走在前列,全面引领数字强市建设

(一)推进数字经济走在前列

1.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数字赋能农业升级,认证一批智慧农业、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打造一批数字农业典型应用场景,大力推广绿色高效农机具及农用北斗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应用,引导传统农业机械智能化改造提升。推进数字赋能制造业升级,实施“智改数转”行动,推动1000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培育3家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评选20家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推动30家企业、1000台工业设备上云上平台。推进数字赋能商贸业升级,建设智慧商圈基础大数据平台,完成太白楼路商圈数据归集治理,培育4家亿元以上电商企业,打造2家以上省级电商直播基地和供应链基地。(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2. 加快数字产业化布局。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以集成电路等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珞石机器人二期等20个支撑性项目,做强机器人、集成电路2条产业链。提升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高水平建设新风光电子科技等5家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打造数字经济特色园区,加快兖州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建设,培育济宁高新区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支持济宁高新区建设省级软件名园,持现有7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建设,新增2家省级数字经济园区。(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3. 聚力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排放产业园示范区。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能源产业集群,发挥山东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带动作用,坚持协同发力、聚链成群,延链强链拓展新能源产业版图。以宁德时代储能产业项目为引领,积极助推济宁(颜店)科技产业园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创新低碳管理,建立健全颜店科技产业园碳管理制度,通过数字赋能智慧园区体系,编制碳排放清单,建设园区碳排放信息管理平台,强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智慧监测与管理。加强园区企业碳排放的统计、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企业碳排放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挖掘碳减排潜力。积极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建立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孵化和推广应用的公共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牵头单位:济宁(颜店)科技产业园、市生态环境局〕

4.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千兆入户、万兆入园”和“双千兆”工程,建设高质量、大规模独立组网5G网络,年内新建成开通5G基站2600个以上,形成城区深度覆盖、典型应用场景精准覆盖、乡镇驻地全覆盖的5G网络格局。大力发展高品质千兆光纤网络,建设万兆无源光网络及以上端口数占比达到40%。推动35千伏及以上公用变电站实现光纤100%覆盖,配电线路自动化配置率达95%。开展数据中心提质增效行动,建设“中国移动(济宁)鲁南算力中心”,提升算力支撑能力。(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能源局、市信息通信发展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电信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市铁塔公司,各县市区)

(二)推进数字政府走在前列

1. 打造普惠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双全双百”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建设,全面优化线上线下服务供给和办事流程,提升“一次办好”改革成效。塑强“爱山东·济e办”服务品牌,深化窗口端、桌面端、移动端等多渠道“同标同源”建设,提升线上线下融合服务能力,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群众在线办事“进一个网、办所有事”,建设“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掌上政府。加强“无证明城市”建设,深化“鲁通码”和电子证照证明应用,使用频率最高的前100项电子证照证明在政务服务和社会生活场景中全面应用,政务服务证明材料共享率达60%。(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2. 打造精细智能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系统,对接融合12345热线、网格化平台、多元矛盾纠纷化解平台、网络问政、企业诉求“接诉即办”“济时办”小程序等业务系统数据资源,实现对社会治理热点或突发问题的第一时间预警和统一指挥调度。建设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提升“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能力。实施网格化智能化平台融合应用工程,推动网格事项精细化管理,及时预警风险隐患。推进数字法治系统建设,聚焦执法司法规范化集成应用、行政执法监督集成应用、平安基础工作集成应用、执法司法为民集成应用四大集成应用,建设网格化平台、智慧政法平台、平安指数平台、统一地址库平台,提升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实施智慧应急工程,打造“应急大脑”功能,提高灾害事故信息获取、应急通信保障、辅助指挥决策和社会动员能力。加快矿山系统智能化改造,推动煤矿工业互联网应用平台建设,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数字化治理能力,建成东滩等4处国家智能化示范煤矿,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80%以上。强化监管执法数字化应用,逐步实现行政执法全流程数字化运行、管理和监督。加快“双随机、一公开”以及信用监管在市场治理领域的融合应用,推动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建立精准靶向的监管机制,实现风险动态评估和分类监管。(牵头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能源局、市社会治理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3. 打造系统科学的生态环保体系。聚焦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搭建挥发性有机物预警监测网监控平台,优化完善生态环境自动监测网络,提升水气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的全面感知和实时监控能力。围绕自然资源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迭代升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济宁市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济宁市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审批监管系统,深化空天地一体化自然资源监测监管系统应用。加大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健全排放源统计调查、核算核查、监管制度,形成集约节约、循环高效、普惠共享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4. 打造整体高效的机关运行体系。迭代升级全市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优化在线预览、文档编辑等功能。丰富“山东通”应用体系,全市所有非涉密对公业务系统全部接入“山东通”。优化数字机关平台功能,60%以上机关对公事项实现网办。实施机关内部多部门联办“一件事”集成改革,打造10个“一件事”协同应用。推进“数字人大”建设,打造人大智能监督及评价系统,推动人大核心业务和重大任务流程再造。加快“数字政协”建设,优化政协各类业务事项多跨场景协同应用,打造全国数字政协“济宁样板”。加快“数字组工”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工作质效。(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5. 打造科学精准的领导决策体系。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建设一批智能辅助决策系统,为智能分析、科学研判和风险防控提供支撑。建立健全经济社会治理数据指标体系,持续提升经济运行、文化旅游等领域数字化监测预警水平,完善智能化监测分析体系,系统刻画分析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实现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动态监测和趋势研判,提升逆周期调节能力。(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改革委、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6. 打造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全面深化数据资源“汇、治、用”,健全完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优化视联网平台,完善人口库、法人库、地理空间库等基础数据库,分行业、分领域建设专题库,确保数据应汇尽汇。推进“一人一档”“一企一档”建设,建立“一数一源、多源校核”的数据治理机制,强化数据治理,持续提升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可用、好用。探索开展公共数据分级分类确权和授权运营,推进数据要素流通交易,打造数据价值化典型案例。强化公共视频监控资源统筹建设管理,提升公共视频监控建设质量和共享应用能力。(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三)推进数字社会走在前列

1. 强化数字公共服务供给。围绕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医保、文化、体育、救助等重点领域,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公共服务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典型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惠民服务体系。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智慧校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推进智慧医疗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间医疗健康信息互通共享;推进医疗收费电子结算凭证创新应用,年底前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医保电子凭证全流程应用,省内异地就医手工报销线上申请办理。提升智慧出行水平,进一步优化智能交通大数据中心,完善城区智能交通管控系统;搭建交通运输大数据资源中心和交通运输数据支撑平台,为公众出行、决策支持、监测预警和应急指挥等应用提供服务。加快智慧景区建设,推动重点景区票务系统整合应用,优化在线购票服务体验。用好省低收入人口监测信息平台,提升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救助服务效能。(牵头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2. 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提标提速工程。擦亮“运河之都、慧治济宁”智慧城市品牌,推动市本级、邹城、鱼台、济宁高新向四星级成长型提档升级,曲阜、微山、汶上、梁山、泗水向四星级基础型提档升级。深入推进智慧应用场景建设,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化两创等领域打造一批特色应用。优化升级城市大脑,整合学校、医院、车位、公厕等公共场所信息,打造城市资源“一张图”,方便群众出行;构建城市综合体征指标体系,建立城市重点建筑物数字孪生模型,全面监测城市运行态势,直观反映城市运行情况。搭建无人机服务平台,围绕重点项目、城市防汛、应急指挥等领域进行定时巡航,自动生成全景地图,赋能各级各部门智慧应用场景建设。(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

3. 实施智慧社区提质增效工程。优化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功能,深化平台部署应用,丰富平台服务功能。新建134个基础型智慧社区、18个成长型智慧社区、14个标杆型智慧社区,打通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智慧社区全域覆盖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智慧便民设施进社区,探索智慧社区可持续运营模式。(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各县市区)

4. 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千兆光网、5G网络和物联网向有需求的农村地区延伸,年底前全市行政村5G网络通达率达70%以上,乡镇驻地实现千兆光网全覆盖。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建设一批城乡中小学优质资源共享的教学模式改革示范项目。推动政务服务智能终端向乡村覆盖,推进涉农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牵头单位:市委网信办;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三、实施十大应用创新,全面提升惠民利企水平

(一)建设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平台

优化整合“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大数据平台、助企攀登系统等平台,搭建全市综合性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数据平台,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业运行、助企攀登、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管理的数字化提升,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和支撑。(牵头单位: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国网济宁供电公司)

(二)建设文旅大数据平台

加强智慧文旅大数据平台建设,完善客源监测、客源分析等功能,通过描绘游客画像数据,为旅游线路个性化推荐、精准营销、文旅专项治理等提供决策支撑。(牵头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三)建设智慧交通

优化智慧停车服务,接入不少于2万个停车泊位,通过“AI泊济宁”APP、微信公众号实现车位查询、一键导航、快捷泊车等服务,缓解停车难问题。推进智慧公交建设,实现公交线路来车实时信息预报全覆盖。依托济宁城区智能交通(一期)项目,进一步完善城区智能交通管控系统,从建设、应用、数据融合三个方面出发,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个人交通出行服务水平。加快“智慧机场”建设,围绕“1+3+4+N”的总体框架,推动新机场“智能化、平台化、服务化、数据化”建设,打造“智慧机场”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民航事业发展中心)

(四)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生命线

建设桥梁在线监测系统,整合燃气、供水、排水、供电、热力、桥梁等管理信息,全面掌握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构建城市运行管理“一网统管”体系,提升城市安全运行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牵头单位:市城市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五)建设应急融合通信平台

打通应急系统手机、卫星电话、图传单兵、视频监控等多种通信方式的传输渠道,建立立体化覆盖的音视频协调工作体系。规划建设通信前突车、大型通信指挥车、物资装备运输车3车编组的移动应急通信指挥中心,满足应急、消防、公安现场应急指挥通信需求,实现突发事件快速上报、统一部署、迅速处置和联合指挥,提高全市应急指挥效率。(牵头单位:市应急局;责任单位:市公安局)

(六)建设惠民补贴直通车

打通人社、民政、教育等9个部门数据,推动政策智配告知、业务主动提醒、事项智配直享,实现高龄补贴、经济困难老年人补贴等25类补贴“免申即享”“无感智办”。(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

(七)打造电子病历“掌上查”

打破医疗健康数据共享壁垒,在“爱山东”移动政务服务平台上线电子病历“掌上查”专区,实现电子病历、门诊处方、检验检查、住院费用、体检报告等主要医疗健康数据一键检索,强化个人隐私保护,从应用入口、后台存储、数据传输3个维度筑牢电子病历“掌上查”数据安全体系。(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健康委、市大数据中心)

(八)优化提升智慧港航

推动济宁港梁山港区铁水联运智慧化港口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电子航道图服务功能建设,落实京杭运河济宁段智慧航道应用试点任务。充分发挥“济港通”平台集聚作用,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港航贸易平台,助推港航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济宁能源发展集团)

(九)优化提“惠企通”平台

建立“惠企通”推进专班,升级“惠企通”服务平台,健全企业库、政策库,深化企业大数据综合分析应用,推进政策与适用企业自动匹配,全面增强惠企政策“一键直达、免申即享”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十)做大做强金融服务平台

推动数据在金融服务领域应用,建立中小微企业标签库、资源库,实现金融资源智能匹配。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入驻金融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建立全市融资服务一张网,开展线上融资服务,助推银企高效对接。(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大数据中心、人民银行济宁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济宁监督管理分局)

四、落实六个支撑保障,全面提升数字强市支撑能力

(一)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将数字强市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进一步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的机制,各级各部门统筹本级、本系统项目建设和工作协调,形成上下联动、高效协同的推进机制。健全完善工作协调调度机制,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调度工作进展,晾晒部门工作进度。(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二)强化人才队伍保障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中将大数据知识作为重要培训内容,依托各类网络教育学习平台、知名高校等定期开展大数据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各级领导干部数字素养和履职能力。建立全市大数据人才库,切实发挥大数据专家在顶层设计、决策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校地企合作,积极引进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为数字强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三)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将数字强市建设作为财政支出重点保障领域,统筹各级相关专项资金做好经费保障。建立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机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数字强市建设。(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大数据中心)

(四)强化舆论宣传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加大与各级媒体合作力度,着力讲好“数字强市故事”。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园区、进校园等活动,全面提升公民数字素养,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数字强市建设氛围。(牵头单位:市大数据中心)

(五)强化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全市政务领域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体系,提升全市一体化安全监测能力。推进密码基础设施和密码支撑平台建设,提升密码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政务云灾备体系建设,完成关键数据同城和异地灾备。完善安全事件应急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安全防护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委网信办、市公安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各县市区)

(六)强化工作督导调度健全公开、透明、公正的常态化督导调度机制,将数字强市建设作为市委、市政府重点督查事项,定期对各级各部门建设任务进行督查、督办,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牵头单位: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市大数据中心)

 

附件:1. 数字强市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市直部门单位)

2. 数字强市建设重点任务清单(县市区)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济宁市人民政府 济政办发 济政办发〔2023〕7号 关于印发济宁市2023年数字强市工作要点的通知】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nhjcxspj.xhstdz.com/quote/828.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物流园资讯移动站 http://yishengsujiao.xhstdz.com/ , 查看更多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