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实务评注》一书即将与大家见面,我的心情是忐忑而激动的。
2007年7月,我进入北京法院系统工作,正式开始了法律职业生涯。在17年间,我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一员,承担过不同的角色,得以从法官、企业法务、律师等不同角度来观察和体会法律的实施情况。美国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大法官1881年在《普通法》一书中指出,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普通法》,明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第2页)。这并不是说逻辑推理对法律的实施无关紧要,而是强调仅仅依靠逻辑推理裁判案件具有局限性。法律是具有生命力和温度的,应当在社会中有效运行并体现人文关怀;法院的判决须被人们认可和遵守,符合公众的普遍认知和社会的现实情况,能够在实践中有效解决问题和矛盾。对此我深以为然。
作为法官,审理案件时,我和其他同事在庭审结束后往往会基于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在案证据,先根据经验和价值判断对案件裁判结果有一个大致的预估,而后再去做详尽的法律分析和阐述。或者先基于法律规范做三段论式的推导,而后再根据经验和价值判断对推导得出的结论加以检验和修正。在知识产权案件审理过程中,我会鼓励当事人尽可能围绕案件多做一些陈述,例如,请原告陈述作品的创作过程、著作权授权许可情况、公众获得和欣赏作品情况,请被告陈述其未经许可使用作品的原因、使用作品的目的和范围等。这虽然会导致庭审时间延长,庭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但我仍然希望尽可能全面了解案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及双方当事人产生争议的底层原因,以弥补自己社会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我曾经承办一批各地中小学校被起诉侵害著作权案件。案情非常简单,即一些学校以搭建网站方式开设在线“数字图书馆”,未经著作权人许可通过信息网络大量传播文字作品。学校使用作品的方式明显不符合法定许可或合理使用的情形,法官认定其构成侵权并承担赔偿责任当无疑义。但向各被告深入询问后,我了解到,这批案件的成因系有关部门要求中小学配备数字图书馆,向广大师生提供在线阅读资源。这本是一件有利于师生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好事,但在推行该政策时,未全面考虑到知识产权保护及配套预算、正版数字图书采购渠道等问题。多方调研之后,我撰写了一篇关于规避侵权风险、引入正版数字图书资源的司法建议并提供给有关部门参考,之后又与版权方沟通,引导其开发质优价廉、适合中小学校的数字图书馆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这批著作权案件最终得到了妥善处理。
从事企业法务工作后,我又得以进一步了解知识产权在企业产品研发、市场竞争、对外贸易和国际税收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从事律师工作后,我以更加专业的视角为客户提供不同维度的解决方案和应对建议,并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利弊和风险。
不同角色的法律实践经验是我法律职业的宝贵财富,也是我撰写本书的动力来源。无论我在哪个工作岗位,我对知识产权法律研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相较其他民事、刑事法律,知识产权法具备较高的国际性。我们知道,各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提是签订《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它是迄今为止对各国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影响最大的国际条约,条约的目的即通过“促进对知识产权充分、有效的保护”,以“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与阻力”。我国作为缔约国应当在国内法中吸收和遵循国际条约,但无论是国际条约还是国内法的条文,其表述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需要法律实务工作者在具体适用过程中对法律条文进行适当解释。在司法裁判中,法官要综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还要平衡对外高水平开放和国内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研究和法律实践中,我们不能简单机械套用国外的某项制度或国外法院的某个裁判观点,而应当立足于我们国家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进行独立分析和判断。
《著作权法》是著作权领域的基本法,是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法律之一,自1991年6月1日施行以来,历经2001年、2010年、2020年三次修正。特别是2020年《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正,总结了十年来著作权保护方面的有益经验,着力解决制约著作权发展和保护的瓶颈问题,在著作权集体管理、广播权权能、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保护、惩罚性赔偿等方面进行了发展和完善,是我国著作权法律事业新的里程碑。在《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正的背景下,我结合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案例素材撰写了本书。这本书是我研究著作权法的学习笔记,在对法律条文、理论观点、裁判文书加以沉淀和消化的基础上,通过具体案例对著作权法基本原理进行解读;这本书也是我从事法律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书中所援引的案例多源于我和同事们工作中实际办理的案件;这本书还是我向各位老师和前辈所作的汇报,虽然已经步入中年,但我仍然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法律工作充满热情,对公平正义充满理想!
随着对著作权法学习和研究日益深入,我清楚察觉到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仍存在明显不足。可以预见,本书中一定存在许多缺点和错误。欢迎各位读者提出批评意见,帮助我不断修正和完善。
魏 嘉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