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只要中国在稀土问题上不做让步,特朗普似乎也不打算善罢甘休。
根据《纽约时报》最新的报道,美国商务部近期宣布,暂停向中国商飞公司出口LEAP-1C发动机技术及其相关配件。这一措施立刻生效,意味着相关许可证的冻结会立即实施。LEAP-1C发动机是C919大型客机的核心动力系统,失去这一发动机,就意味着中国的这款飞机将无法按时交付。特别是,该型发动机的对华出口需要美国政府特别批准。此前,美国已经陆续出台了多个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包括发布了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指南、停止向中国出售芯片设计软件(EDA),以及撤销中国留学生签证等一系列举措。
特朗普政府为何对中国的科技领域接连进行限制性措施?其实,背后的动机相当简单,表面上看似在施压中国科技,但实际上,这一切都和中国的稀土资源密切相关,特朗普则不愿直言其核心原因。
此次发动机技术的中止供应,许多媒体分析认为,这其实是特朗普试图通过这一“筹码”迫使中国在稀土问题上做出妥协。越是如此,就越能证明中国稀土的战略重要性。C919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喷气式干线客机,虽然飞机的机身国产化,但其核心发动机依赖美法合资公司CFM生产的LEAP-1C。对此,中国早已有所准备。CJ-1000A国产发动机项目早在2011年就已经启动。如今,这款发动机已经完成了72小时换装测试,并且在今年的运-20运输机平台上进行了初步飞行试验,计划年底开始在C919上进行验证飞行。CJ-1000A发动机的设计结构与LEAP-1C相似,早已为替代进口发动机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因此,在面对美方“断供发动机”的行为时,中国并未表现出太多的惊讶,因为中国早已作好了应对的准备。在中国加紧对稀土的管控之后,特朗普政府开始实施所谓的“资源换技术”策略,试图通过稀土资源施压中国,迫使其在其他领域作出让步。然而,中国此次出台的稀土政策,并不是一个禁令,而是对稀土出口审批制度的收紧和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商务部还专门建立了全流程追溯系统,确保每一克稀土从矿山开采、冶炼加工到运输出口的每个环节都能追踪,防止稀土被转手绕道流入美国市场。
过去几年,美国曾通过第三国获取中国稀土的情况屡屡发生,如今有了这套追溯系统,中国能够有效掌控稀土的流向,而这种控制的重点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关键节点的把控。如今,全球都已意识到,美国对中重稀土的依赖程度极高,尤其是在镝和铽等材料上,这些元素在导弹、F-35战机、雷达、定向能武器等领域不可或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镝这一元素的名字源自希腊语“dysprositos”,意为“难以获取”,如今,五角大楼正在深刻体会这个名字的含义。
美国不仅缺乏中重稀土资源,还在稀土的分离与冶炼能力方面远远落后于中国。即使美国投入大量资金,考虑到环保、技术、监管和人力等多方面因素,重建稀土产业链至少需要七到十年。在此期间,美国军工和新能源产业很难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也是特朗普政府虽然没有明说稀土问题,却通过一系列行动进行间接施压的原因。
就在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宣布自4月4日起对7类中重稀土实行出口管制措施时,美国迅速启动了对发动机技术的出口封锁,显然是迫切想要解决稀土问题。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供应国,产量占全球近70%。不仅如此,中国还掌握着85%以上的全球精炼加工能力。相比之下,美国至今还没有大规模分离提纯大多数稀土的能力。虽然发动机技术可以通过研发替代,但稀土却无法在实验室中合成。特朗普试图通过交换材料来获得稀土,但这样的策略最终可能会伤害到美国自身的利益。
中国的稀土政策变动并非一时之计,而是多年积累和发展的结果。全流程监管、出口追溯、许可证审批等机制,是对走私和非法交易的治理,也是对未来环境的预防。中国目前正在筹备制定一套新的稀土监管制度,而在新制度出台之前,稀土磁铁等重要材料的出口正面临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对于汽车、无人机、机器人以及导弹等高技术领域来说,稀土磁铁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等新制度一旦出台,中国可能会永久性地切断某些特定公司的供应,包括美国的军事承包商。因此,在此之前,其他国家如何应对稀土问题,如何选择站队,将直接影响它们能否获得稀土资源。
特朗普的“以物易物”的思路虽然适用于市场交易,但却并不适用于国际政治与外交。在这场较量中,谁能先做出让步,谁能解决短板问题,谁就能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上风。